在宁波象山县,近年冒出个“红美人”柑橘,短短几年间,面积扩张到3.28 万亩。效益更是不可思议:亩均5万元起步,10万元不稀奇,最高超过20万元。
如此高的种植效益,不仅吸引了众多种植户的目光聚焦这一品种,也引发了不少疑问:象山“红美人”柑橘的种植诀窍在哪里?如何才能种出像象山“红美人”这样高品质的柑橘?
早在2000年,象山县柑橘种植专业人才顾品被当地县政府派往日本研修柑橘种植技术,在接触了大量见所未见的新品种后,顾品对柑橘产生了更浓厚的兴趣,国内的第一颗红美人树也是在此契机下引进的,并在国内开枝散叶。

怕雨怕伤怕冻的红美人,对当时的种植技术和土壤环境提出了巨大挑战,在一次次的试验和改进中,在中国林学会宁波服务站专家的支持下,经过十多年漫长的试错期,娇贵的“红美人”产量得以逐步提升。终于完美呈现出了皮薄、汁多、糖度高的口味特色,一上市就达到了60元每公斤的高价,颠覆了象山柑橘每公斤只卖几元钱的历史,创造了柑橘亩产万美元的佳话。
顾品还和晓塘乡合作办了柑橘培训中心,把他自己掌握的柑橘品种、特性以及栽培、修剪、嫁接、管理等方面的技术分享给广大橘农。近3年来,他先后带动周边低收入贫困户128户、478人,种植“红美人”等柑橘716.8亩,新增产值2500余万元。
为摆脱柑橘黄龙病等困扰,顾品还专门开辟一片土地,建起了面积约100亩的柑橘苗木基地,在这片专属于他的“柑橘秘密基地”里筛选繁育低毒、无黄龙病的橘苗,甘平、晴姬、黄美人等新柑橘品种在这片土地上竞相生长。
这些年,顾品沉心研究种植技术和新品种,凭借过硬的技术钻研和种植示范,对整个柑橘产业做出了颇大的贡献,让他的“农民”身份含金量越来越高:先后荣获中国首批林业乡土专家、宁波市林业乡土专家、象山县首批农业乡土专家、现代农业创新人才、最美橘农等荣誉称号。2020年11 月,顾品作为宁波唯一一人,入选农业农村部100 名农民教育培训优秀学员扶贫先锋。
中国林学会宁波服务站副秘书长张波总结了“林业乡土专家计划”的服务模式:“由地方农户提出技术需求,国家级专家对接破解难题,再由服务站选拔‘乡土专家’,向本地农户开展技术推广。这样的模式,为破解农村基层林业技术人员短缺难题,突破林业科技推广‘最后一公里’的瓶颈发挥了重要作用。”。
在中国林学会、市科协、市林业局的支持下,中国林学会宁波服务站于2015年成立,深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有效推进林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破解基层林技人员短缺的现状,率先在全国实行“林业乡土专家制度”,逐步摸索出了一条以林农带林农、以林农帮林农、以林农教林农的科技推广模式。五年来,该制度成为探索多元林业技术推广体系的一条途径,在全省全国得到了推广。
当前,宁波已有5位全国林草乡土专家、37位中国林业乡土专家,后者占全国总数的六分之一。“他们中多数为农民出身,了解作物的栽培、病虫害防治等日常耕作知识。在国家级学会的辅导下,又能面向科技前沿,知晓全国甚至全球范围内的新品种、新技术。”张波说。
因此,这批“乡土专家”在本地农户间具有很高的公信力,他们“懂技术,善经营,能带动”,农户在他们的引导下愿意听、愿意学、愿意试,林业科普工作自然推广快、效率高。据统计,今年宁波服务站已围绕“红美人”柑橘栽培、林下食用菌种植等主题开展 31期培训活动,吸引2380人次参加。
如今,宁波在“乡土专家”带动下已涌现了杨梅、柑橘、葡萄、茶叶、竹笋等一批特色产品。宁波服务站还与当地合作社和企业共同成立研究所、院士工作站等,提高服务的质量与准确性,以“专家行”为载体,推动科技精准服务和产品跨区流通。以科技引领农业发展,助力农民共同致富,全面服务乡村振兴。